国学经典课程推荐书籍

2023-11-30 18:24

国学经典课程推荐书籍

1. 大学

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。宋朝程颢、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,编次章句。朱熹将大学、中庸、论语、孟子合编注释,称为四书,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。至于大学的作者,程颢、程颐认为是孔门的弟子曾参,因为孔子的孙子子思伋传授给曾参,又由曾参传授给孟子,孟子并没有传授。朱熹在大学章句中认为大学是由孔子弟子曾参等人整理而成,不是曾子所作。

2. 中庸

中庸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,作者为孔子嫡孙子思伋。子思伋是孔子的再传弟子。现在流行的中庸是由宋朝的朱熹编注。在南宋前从未单独成书。自宋以来,中庸成为宋、元、明、清时代官方的教科书。唐宋以降的一千年间,中庸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科目。

3. 论语

论语是儒家经典中的核心部分,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。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。论语是与大学、中庸、孟子一起称为四书,通行至今。南朝梁皇侃在论语义疏中认为论语是由孔门弟子撰述的五部书之一。东汉郑玄认为论语是孔子教训门徒的话。郑玄在周礼注中说:“论语,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。”这里所谓“言”,是指夫子为学人所做的关于修身、治国、齐家、为学等方面的答问;所谓“接闻于夫子之语”,是指本在这些答问的“记言要义”被一次次地辗转传抄而“接”达于夫子之耳,然后由夫子为之“笔削而定”。

4. 孟子

孟子,汉代韩婴著韩诗外传卷八,记录了孟子的言论以及其所事迹(一说是其弟子万章等所记录)。唐以后将其列为“四书”之一。南宋朱熹将它与记录孔子言论和事迹的论语、大学、中庸合编注释,从此有了朱熹本四书集注。元朝延祐年间(1314—1320)开始实行科举考试必须用朱熹注释的四书集注,到明清两代被规定为官方科举考试的法定文本。